一、轮胎式液压装载机使用要求
轮胎式液压装载机的液压传动,主要有“转向系统”与“工作装置系统”两部分组成。分别介绍如下:
1.转向液压系统:
转向液压系统设计采用流量放大器2,(专用组合控制元件)和全液压转向器6构成控制系统,操纵两个转向液压缸1,由方向盘左右转动控制装载机的运转方向的变换,见图6-13所示。
(1)流量放大器的结构
流量放大器属于专用的组合阀,它的内部有一个三位四通液动换向阀、两个安全溢流阀和一组双向液压锁,这三种单元阀设计在 一个壳体内,并在阀体中通过钻孔为油道与各个阀连通,这种结构的控制阀其优点甚多,也是主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见图6-13 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图。
(2)转向系统液压原理
液压转向系统分为控制油路和工作油路两个独立系统。
①控制系统的压力油源由小齿轮泵7提供如图6-13所示。通 过安全溢流阀8到达全液压转向器6的压力油口,“P”。图中表示 位置,为油泵启动后,转向器未工作,压力油从安全溢流阀8的0 口通过散热器3流回油箱。
②当转向器6通过方向盘左、右旋转时经过“A、B” 口,将 控制油输送到液动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左、右”控制腔。
转向工作状态如下:
工作系统的压力油,由大齿轮泵5提供,进入三位四通换向阀 的“P” 口,图示位置为静态工况,当泵启动后,压力油经过回油 滤油器4进入油箱,因为在滤油器4之前设置了 “节流元件”,所 以大量压力油则通过散热器3而流回油箱。
①发动机启动后,大泵5与小泵7,都排出压力油,只有司机 操纵方向盘转动时,控制油才能推动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芯产生位 移,压力油经“A” 口,此时压力油方可送至转向液压缸1的无杆 腔与有杆腔,实现装载机的转向工作。
②两个转向液压缸分别安装于主机的左、右两侧,其油路连接 为交叉型式,即左边油缸无杆腔与右边油缸有杆腔为一条油路进 油,即是左边油缸的无杆腔进压力油,而右边油缸有杆腔亦进压力 油,实现左边油缸活塞杆往出伸,右边油缸活塞杆往回缩,形成 “右”转向。
③此时左边油缸有杆腔与右边油缸无杆腔的压力油则通过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 口—— "0" 口流回油箱。
④司机将方向盘往另一个方向转动时,主机随之向同一个方向回转。
⑤在三位四通液动换向阀的A、B油路至转向液压缸之间安装 一台双向液压锁,其目的为当转向到位时,将两个转向液压缸锁紧,起固定作用,而转向时A、B两条油路要有一定的压力转向油 缸方可动作,而液控单向阀(双向液压锁)的开启压力由安全阀9 来调定。使装载机在停止作业时,不会左、右摆动。
(3)BZZ-125型全液压转向器
全液压转向器,安装于方向盘的下边,由司机在驾驶室内操作运转,使装载机左、右转动。
全液压转向器的结构如图6-14所示。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2.5MPa
理论排量:125ml/r
公称流量:7.5I/min
液压转向器的结构,主要由随动转阀和计量马达组成:
①随动转阀包括阀芯7、阀套6和阀体3起控制油流方向作用。
②定子13和转子9,实现计量马达的功能,以保证出口油流量与方向盘的转角成正比。
③转动方向盘,当有油流通过计量马达时,经过转子9、联动轴8和拨销5、带动阀套6与阀芯7同向转动,将油液送到流量 放大阀(组合阀)的先导控制油的进、出油口,控制油推动主换向 阀的阀芯产生位移,使流量得到放大,方可控制转向工作。
④随动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即方向盘不转动),控制泵7排出的油液经本系统溢流阀8的0 口流回油箱。
⑤转动方向盘时,先导泵7排出的油液
(4)转向器结构
如图6T4所示。经随动转阀到达计量马达,推动转子随方向盘同步转动,将先导油液送至流量放大阀(组合阀)的一端,使阀 芯动作,实现转向,而阀芯另一端的油液经随动阀流回油箱。
(5)当方向盘转得较快时,通过计量马达到流量放大阀一端的油量加大,从而阀芯的位移量就大,实现快速转向。
方向盘与阀芯连接在一起,当方向盘转动时,阀芯转过一个小角度,直至弹簧片4被压,阀套才跟着旋转,此时阀芯与阀套 分开一个角度,将油路接通,与此同时和阀套相连的联动轴一起转动,带动转子旋转,与方向盘转角成一定比例,将先导油液送到流 量放大阀。
方向盘停止转动时,弹簧片4放松,使得阀套、阀芯回到中间位置,将油路切断。
(7)转向系统元件安装
上述液压元件与附件的安装位置及连接安装关系见图6-15所 示,在此不一一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