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2-17 11:11:18 被阅览数: 19 次 来源:
泰兴市弘圣液压机械制造厂,18952639727
|
|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类型很多(如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等)、结构各异,但都是容积式的,即都是基于一个或几个密封容积的变化而进行工作的。
图1-1所示为一具有可逆性的液压装置:既可作液压泵使用,也可作液压马达使用。其结构组成简述如下:偏心凸轮1和3的偏心距为e,偏心凸轮2的偏心距为E。三个凸轮的回转中心O₁ 、O2 与 O3由同一传动轴4(转子)相连和驱动。凸轮1和3控制单向 阀5和7的开启或关闭;凸轮2与柱塞6(挤子)保持接触,三个凸轮均由相应的弹簧保证与件5、6和7接触。柱塞可在缸体(定子)8的孔中往复移动,缸体与柱塞之间构成了 容积可变的密封工作腔12 。现以图1-1为例对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分别进 行分析和讨论。
(1)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当图1-1所示装置作液压泵使用时,原动机带动传动轴(转子)按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则三个凸轮随传动轴一起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设泵从图1-1(a)所示位置开始转动,此时柱塞6随之下移,密封工作腔12的容积变大,产生真空;与此同时,凸轮3将吸油单向阀7打开(而凸轮1正好将排油单向阀5关闭),开式油箱(图中未画出)中的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进油口a、吸油单向阀7和油道b 被吸入密封工作腔12,为吸油过程。当转子继续旋转到图1-1(b)所示位置时,柱塞6被凸轮 2压缩上移,密封工作腔12的容积减小,腔内已吸入的油液受压缩而压力增大,欲将油液 排出;与此同时,凸轮1恰好将排油单向阀5打开(而凸轮3正好将吸油单向阀7关闭), 油液即通过油道c、排油单向阀5和排油口d 输出到系统,为排油过程。传动轴转动一周,泵吸、排油各一次。原动机驱动传动轴连续旋转,液压泵就不断由进油口a吸油,由排油向系统排油。若原动机带动传动轴或转子逆时针方向转动,则油流将反向,即泵就由油口d 吸油,由油口a向系统排油。
上述单柱塞液压泵具有容积式液压泵的基本结构原理特征。
① 具有统称为定子、转子和挤子的三种零件,它们因液压泵的结构不同而异。
② 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周期性变化的空间,此空间称为工作腔,它一般由定子、转子和挤子这三种零件构成。工作腔起吸油作用时称为吸油腔,起压油作用时称为排油腔,吸油腔和排油腔之间的过渡区被有关零件的表面所密封。为使工作腔的容 积发生变化,在构成工作腔的零件中必须有一个可作相对运动的挤子。挤子能使工作 腔容积周期性地由小变大而不断吸入液体;能使工作腔容积周期性地由大变小,不断 排出液体。
③ 具有吸油口和排油口。这两个油口分别与吸油腔和排油腔相连通。液压泵的吸油口的通流面积应足够大,以免因油液在其内流速过高而产生气穴和汽蚀;而泵的排油口的 流速可适当大些,以减小管道尺寸和重量。
④ 液压泵输入参数是机械参数(转矩和转速),输出参数是液压参数(压力和流量)。 液压泵吸油腔的压力取决于吸油高度和吸油管路阻力造成的压力损失大小;排油腔的压力则取决于负载和排油管路的阻力造成的压力损失大小。
液压泵的理论排油量与工作腔的容积变化量(或几何尺寸)和单位时间内变化的次数(或转速)成正比,而与排油压力等其他因素无关。若泵的理论排油量不能改变,则为定量泵,反之则为变量泵。
⑤ 具有配流机构(也称配流器)。液压泵由吸油到排油或由排油到吸油的转换称为配 流。为保证液压泵有规律地吸排液体,应具有相应的配流机构,以将吸油腔和排油腔隔开,保证泵有规律地吸、排液体。配流方式因液压泵的结构不同而异,一般有确定式和阀 式两种配流方式:确定式配流依靠设置在泵内某个部件适当位置上的孔或槽实现配流,大多液压泵都采用这种配流方式,一般具有作为液压马达的可逆性;阀式配流则是依靠逆止 阀实现配流(吸、排油阀在逻辑上互逆,不会同时开启),多用于超高压柱塞泵中,由于 此类泵的液流方向有时不能改变,故失去了作为液压马达的可逆性。
例如,图1-1所示单柱塞液压泵中的配流方式为采用逆止阀(吸油阀7和压油阀5) 的阀式配流。
⑥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为保证泵正常吸油,油箱必须与大气相通或采用密闭的充气油箱。
(2)液压马达的基本原理当图1-1所示装置作液压马达使用时,传动轴不再用原动机驱动,而是与工作机构相连。且从图1-1(a)所示的进油口a 输入压力油液,该压力油 液经进油单向阀7和流道b 进入马达的工作腔12,并在柱塞6上端产生推动柱塞的液压作用力,由于凸轮2偏心距E的存在,该作用力将对凸轮2的回转中心 O2 形成一个转矩, 使各凸轮和传动轴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惯性,凸轮2旋转至图1-1 (b) 所示位置后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柱塞6上移,将工作腔12已做功完毕的油液通过流道c 、单向排 油阀5和排油口d 向油箱(图中未画出)排出;由于凸轮1与3的相位合适,使液压马达 在进油时排油阀5关闭,而在排油时进油阀7也是关闭的,以便实现配流。若连续从液压马达的进油口a 输入压力油液,则可使马达带动与其传动轴相连的工作机构实现顺时针方向连续回转运动,并将用过的油液不断由排油阀5排出。与液压泵的情况类似,若输入油液的方向反向,即由油口d 进油,由油口a 向外排出,则传动轴或转子的回转方向也必然反向,即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上述柱塞式液压马达具有容积式液压马达的基本结构原理特征。
① 与液压泵一样,也具有统称为定子、转子和挤子的三种零件,它们因液压马达的结构不同而异。
② 与液压泵一样,也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周期性变化的工作腔,工作腔一般也由定子、转子和挤子这三种零件构成。与高压油液相通的工作腔称为进油腔或高压腔,通向油箱的工作腔称为排油腔或低压腔,吸油腔和排油腔之间的过渡区被有关零件的表面所密封。为使工作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在构成工作腔的零件中必须有一个可作相对运动的挤子。挤子在压力油作用下伸出从而使工作腔容积周期性地由小变大,在斜盘等零件作用下缩回从而使工作腔容积周期性地由大变小而不断排出低压液体。
③ 与液压泵一样,液压马达也具有进油口和排油口,但马达的进油口和排油口分别与高压腔和低压腔相连通。由于液压马达的低压腔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因此,与液压泵不同,马达的进油口和排油口尺寸可以相同。改变或交换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排油口,则可 改变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
④ 液压马达的输入参数是液压参数(压力和流量),输出参数是机械参数(转矩和 转速)。
液压马达进油腔的压力取决于输入油液的压力和进油管路阻力造成的压力损失大小;而排油腔的压力则取决于排油管路阻力造成的压力损失大小。
液压马达理论排油量与工作腔的容积变化量(或几何尺寸)有关,而与进油压力等其他因素无关。若马达的理论排油量不能改变,则为定量马达,反之则为变量马达。
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取决于马达的输入流量和排量;输出转矩取决于马达的排量和进出口压力差。
⑤ 与液压泵一样,液压马达也具有配流机构,其作用与液压泵的配流机构基本类同。 但由于马达需要正反向旋转,故液压马达的配流机构在结构上一般应具有对称性。液压马达的配流方式也因马达的结构不同而异,一般也有确定式和阀式两种配流方式。例如,图1-1所示柱塞式液压马达中的配流方式为采用单向阀的阀式配流。
综上所述可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两种不同的能量转换装置,从原理而言,容积式液压泵可以作液压马达使用,即向液压泵中输入压力油,迫使其传动轴转动,就成为液压马达。但事实上,同类型的泵和马达尽管在结构上相似,但在实际中由于使用目的、性能要求及结构对称性等方面差异,使很多类型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不能互逆通用。
|
|
|
|
|